《常州工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正道致远 有为臻先

— —2017年新年献词
   期次:第467期      查看:29   

各位同事、各位同学,各位校友、各位朋友:
    冬逐旧岁去,春衔新年归。不知不觉间,2017年的第一缕阳光如约而至。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过去一年来关心支持常州工学院事业发展,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心相印的全体师生、广大校友和各界人士,致以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首先欣喜地向大家报告,在经历了充实而紧张的一年之后,我们学校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长。过去一年,我们始终抓住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主线,全力推进《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七大工程”及“党的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实施方案》《大学设置指标体系分解落实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逐步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奋斗目标抵近。一年来,我们进一步践行“关注全体师生、关注每一位师生的全面发展”,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落实“一生一策”“一人一策”,按照供给侧改革思路,做到双向谋划、双向发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显性指标值。2016级本科招生录取新生首次突破4000人,首次招收(与常州大学合作培养)三个领域硕士研究生15名,首次招收整班学历留学生120名。成立创新创业学院,颁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学生课外“阶梯式”实践育人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各级各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学校成为全国卓越工程师校企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学校。一年来,学校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由2个增至4个,获批省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全年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6项,获批省部级立项16项,获批市厅级立项86项,获省部级成果奖4项,市厅级成果奖37项,纵横向科研经费实际到账1600余万元。一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航空产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被省政府推荐入选国家发改委规划项目资助名录。一年来,我们着力加强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全年签约博士教师73人,正式引进逾50人(其中海归8人)。一年来,我们紧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沿线印尼、泰国、孟加拉国、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多项教育合作项目。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留学江苏目标学校,软件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功入选省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一年来,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推进辽河路校区建设,如期完成校区调整和搬迁,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努力建设安全、卫生、舒适、优美、功能完备、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校园。与此同时,我们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举办校友返校日,近2000名常工家人聚首母校,见证了母校的巨大变迁和迅猛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常工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这些方面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怀和帮助,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汗水,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们向所有支持常州工学院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一直关心学校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向辛勤工作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刻苦学习的青年学子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道方能致远,有为必定臻先。2017年,是常州工学院改革建设、转型发展的攻坚期,也是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决战期。我们将立足国家和省市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密切结合自身的传统、特色和优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积极探索出一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服务地方发展、开放发展”的“常工路径”。
    新的一年,我们要更有“质量”的发展。要进一步稳固教育教学发展基础,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牢牢把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心,大力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注重“专业链”“产业链”对接,致力协同育人,强化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细化教学各环节过程管理及质量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的一年,我们要更有“速度”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效率意识和“加速度”意识,加快推进学校发展,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行业指导机构的对接和联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主动融入市场经济主战场,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不断巩固和扩大“朋友圈”,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新的一年,我们要更有“后劲”的发展。要进一步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增强问题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通过多种形式渠道,紧密对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需求,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去创新、人人有创新”的良好氛围,坚定不移地推动学校创新驱动发展。
    新的一年,我们要更有“文化”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炼常工特质,形成常工品行、常工品格、常工品牌,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浸润出富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气质和风范。常工院不仅应该有“大楼”“大树”,更应该有“大师”“大文化”,彰显学术的高贵、学者的尊严、知识的价值,成为常工师生的“身边榜样”和素质提升的“前行力量”。
    新的一年,我们要更有“情怀”的发展。常州工学院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是每一个常工人发展的平台和依靠,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校的声誉,以满腔热情投身学校发展,使学校成为大家获得更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强后盾。同时,我们也要让“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并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服务、服从、贡献于学校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个常工人更有尊严、更有风范地生活在常州这片土地上。
    柳舞春江绿,鸡鸣曙日红。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勇挑时代重任,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携手并肩,阔步前行,为把我校早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而不懈奋斗!
    最后,衷心祝愿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学业进步、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常州工学院
    党委书记    王建明            校长 李文虎

    2016年12月31日

常州工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919次访问,全刊已有2315953次访问